设为首页 | 加入收藏
当前位置: 首页 >> 健康快车 >> 健康指南 >> 正文
2020 9月疾病防控提示
时间:2020/09/07 17:33:23作者:浏览次数:

九月份本市进入了手足口病,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高发季节,市民应予以防范,同时要继续做好秋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防控。

手足口病

风险等级:高

疾病特点: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之一, 以柯萨奇病毒 A 组 16 型和肠道病毒 EV71 型感染最常见。主要通过密切接触及粪-口传播,其次是呼吸道传播。一年四季都能发病, 以夏秋季节最多。多发于 10 岁以下的婴幼儿,潜伏期为 3-7 天, 一开始是发热、咳嗽等类似感冒症状,随后会在口腔黏膜等部位出现疱疹,手心、足心及臀部皮肤出现斑丘疹。手足口病是自限性疾病,多在一周左右痊愈,少数患儿引起心肌炎、肺水肿、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。

预防小贴士:

1.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,饭前便后洗手、勤洗澡。

2.喝开水,不喝生水,不吃生冷的海鲜类食品;生吃瓜果要洗净;剩饭剩菜要加热后再食用。

3.注意保持家庭环境卫生,居室要经常通风,勤晒衣被。

4.尽量少带孩子去拥挤的公共场所,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、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,减少被感染的机会。

5.注意孩子营养的合理搭配,还要让孩子休息好,适当晒晒太阳,增强自身的免疫力。

6.经常对玩具、个人用具、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,特别是奶瓶、奶嘴等入口物品。

7.6月龄至5岁的儿童可自愿、自费接种EV71疫苗,能有效预防由EV71型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的发生。

肠道传染病

风险等级:中

疾病特点:肠道传染病是指一组由细菌、病毒等引起的急性 肠道传染病,常见的有细菌性痢疾、伤寒和副伤寒以及其他感性腹泻等。夏季由于气温较高,细菌繁殖快,容易引起细菌性食 物中毒,因此致病因素以微生物为主。肠道传染病主要经粪-口 途径传播,人群普遍易感,某些潜伏期短的肠道传染病可在学校 和企业等人群密集的单位引起暴发。

预防小贴士:

1.勤洗手。工作结束、外出归来、饭前便后都要洗手。

2.不喝生水。饮用水煮沸后用,可杀灭致病微生物。

3.吃熟食。少吃凉拌菜,生食瓜果也要洗涤消毒;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。尽量少食用易带致病菌的食物,如螺丝、贝壳、螃蟹等水海产品,如果一定要吃,食用时要煮熟蒸透。

4.吃剩的食物应及时储存在冰箱内。食用前要加热,以热透为准。

5.餐具应该严格消毒。烹调时,生熟食品用的炊具要分开;最好不要在路边露天饮食小摊点就餐。

6.搞好室内外卫生。清除垃圾,疏通污水沟,消灭苍蝇、蟑螂等肠道传染病的传播媒介。

7.有病及时就医。如果出现上吐下泻等症状, 切不可大意,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就诊。

新型冠状病毒肺炎

风险等级:低

疾病特点:新冠肺炎由新型冠状病毒引起,主要通过呼吸道 飞沫传播及接触传播。潜伏期为2-14天,平均7天。一般症状是发热、乏力、干咳,逐渐出现呼吸困难;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, 甚至可无明显发热。多数患者预后良好,少数患者病情危重,甚 至死亡。

预防小贴士:

1.减少国内和国际非必要旅行,如必须前往,务必做好个人防护,少聚集,避免到封闭、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群密集的地方,避免近距离接触任何有流感症状的患者。

2.科学佩戴口罩。尤其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,前往人员密集场所、通风不良的密闭公共场所,以及医院就诊或陪护就医时,一定要佩戴好合适的口罩。

3.保持手卫生。外出回家后,咳嗽或打喷嚏后,触摸口、鼻、眼之前,饭前便后,接触过动物后,要用肥皂和流水洗手,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。

4.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。注意开窗通风,适度运动,咳嗽和打喷嚏时使用纸巾或屈肘遮掩口鼻,防止飞沫传播。

5.购买食物时,尽量不要去接触生鱼、生肉,在日常处理、烹饪、食用食品过程中应该注意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,包括食物处理前后要彻底的洗手、生熟案板分开,以及食物和饮用水要彻底的加热、煮熟、煮透,水果需要去皮食用。

6.尽量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接触野生或养殖动物,不要捕食、贩卖、购买野味。

7.市民应始终坚持做好自我健康监测,有发热、咳嗽等不适症状,要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的正规发热门诊进行就诊,并告知发病前14天旅游史、居住史,以及与有症状病例的接触史等。

8.聚餐时,倡导使用公筷公勺。

上一条:2020 10月疾病风险提示

下一条: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防控知识

备案号:苏ICP备13001735号

苏州市姑苏区金塘幼儿园©版权所有